每次逛论坛,看到有人一本正经地说“”,我就忍不住想笑,这些自称专家的演技真是太拙劣了。那些真正摸过几十块机械表的老手都知道,ETA机芯简直就是现代制表界的老古董。
从1970年代流传下来的ETA机芯,到现在还是很多瑞士手表的“心脏”。看看浪琴的康卡斯、万国的飞行员手表,还有百年灵的航空计时表和雅典的航海系列,哪一个不是靠着ETA机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呢?
说起以前,ETA机芯的好日子在2002年就突然到头了。斯沃琪集团当时发了个通知,简直像颗炸弹,炸得那些八成靠买现成机芯的瑞士手表牌子慌了神,陷入了大麻烦。瑞士的竞争管理部门没办法,只好三次推迟了禁令,给这些牌子长达17年的时间来慢慢应对。
可笑的是,这场风波却意外地带来了制表界里最离奇的变化:有的牌子拿到破产机芯厂的设计图,就敢大张旗鼓地说自己是创新;有的呢,不过是把ETA代工厂出的SW机芯换了个外壳,就敢自称新作;还有更绝的,直接买了中国的海鸥机芯大改一通,然后就自信地盖上自家的标记。
在这场机芯的风波里,那些自称高档的牌子可真是玩得不亦乐乎。卡地亚的那个CAL.1904机芯,说是创新突破,结果时间走得还不如老款的ETA2892准;宇舶换了SW300机芯后,表迷们纷纷抱怨上链的感觉就像是在摸砂纸;雅典的新手表更是让修表师傅们头疼不已——那些复杂的镂空设计,让机芯保养起来难上加难。而再看看一直用着ETA的浪琴名匠,到现在还是二手市场上最受欢迎、流通最快的万元手表。
有意思的是,行业里定价的学问可真不小。你看,有的大牌手表,用了ETA2892-A2机芯的基础款,要卖到4万8,可同样的机芯在别的牌子那儿,就只要1万2。这多出来的3万6,其实就买的是表盘上那个闪闪发光的名牌标志。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,有的手表,自己产的机芯里擒纵轮成本才200块,但修一下居然敢要8000块,就因为修表的师傅得戴着白手套,在干净得不得了的车间里弄——这简直就是像在米其林三星餐厅里,大厨拿着金箔做的刀去切土豆那么夸张。
不得不说,劳力士的3235机芯和欧米茄的8900机芯确实是一等一的好货。但保养一次就要上万块,简直把它们供成了祖宗,还得小心翼翼地锁在保险箱里。反观ETA机芯,就像那结实耐用的丰田卡罗拉,随便找个修表的地方,花个800块就能让它焕然一新。这让我不由想起收藏界的一句老话:“贵的不一定实用”。
手表定价现在早就不只看实用不实用了。就像爱马仕的铂金包,价格可不是按皮料成本来算的,腕表的价值关键还是在品牌故事上。江诗丹顿能把普通的ETA7001机芯改造成卖20万的传袭系列,靠的就是表壳上的马耳他十字标志;沛纳海用改良过的ETA7750机芯做出P.9100,拍卖会上也能卖出天价。那些说“这表不值这个价”的人,其实和笑话丰田车标不够高档的新贵们想法差不多。
说白了,5万块钱的预算,正好是ETA机芯大放异彩的地方。在这个价格区间,你既能挑到像百年灵B01那样的高级计时手表(它是基于ETA2892精心改良的),也能选到拥有ETA2892机芯的天梭天文台认证精品。相反,有些自称用了自家机芯的手表,表盘上虽然多印了两行字,但用起来还不如ETA的标准款来得实在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众和策略-专业个人配资门户-线下配资-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