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四川素有“千河之省”的美誉,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黄河上游的重要补给区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碧水保卫战要促进‘人水和谐’”的要求,我省以流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,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、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化等方式,奋力写好江河保护治理的绿色诗篇。
记者 丛林:我身旁的这条河就是绵阳游仙区的母亲河芙蓉溪,目前这里正在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,我身旁的生态岛已经建好了,我脚下的区域将会打造成一处生态湿地,像这些生态石笼都是就地取材,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,未来流经这里的水在经过植物和土壤的净化之后,水质将有效提升。那么在未来,“一湾碧水穿城过,两岸缤纷入画来”的美景也值得期待。
作为全省首个“全国幸福河湖”试点,芙蓉溪这条涪江的一级支流,正在进行“水生态焕新”。这片超一万平米的生态湿地主要种植挺水植物、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。通过科学布局植被群落,改善河道水质,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,促进河道生态平衡。
绵阳市游仙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张雷鸣:芙蓉溪水生态修复工程已顺利完成土建工程建设,目前正有序推进绿化工程施工,预计将于10月底全面竣工。届时,芙蓉溪河道生态岸线将得到系统性强化。
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上下游、干支流、左右岸统筹谋划,共同抓好大保护,协同推进大治理”的要求,绵阳以涪江全流域治理为重点,开展涪江绵阳段水美工程建设,推动干支流水生态治理修复及宜居性提升,搭建川渝九地共建美丽涪江协作机制进行系统治理。
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 张金:解决了原来一些跨界的长期存在的水环境治理的问题。各个断面的(水环境质量)波动的情况明显减少,涪江的一些重要的支流,甚至一些二级支流,它的水环境的质量都明显改善。
目前,绵阳20个国、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八年稳定达到100%,涪江干流全线连续七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。而在南充嘉陵江流域,当地也通过生态治理,绘就了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宜居新画卷。
记者 张梦曦:今天,我要给大家推荐一处“赏景寻欢”的好地方,我们南充人的后花园——高坪区凤仪湾湿地园区,这里不仅有水上乐园,也有自然风光。但是你一定想不到,这儿曾经却是一片滩涂。
凤仪湾位于嘉陵江南充段的一个U形回弯处,面积超过一万两千亩。过去因长期受洪水冲刷,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弃滩涂。2017年,当地启动凤仪湾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,通过加固围堰、疏通水系、植被重建等方式,对这里进行了“自然式改造”。
南充市高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董瑾:一方面我们通过清除河道里的淤泥和杂物,改善水流的走向,不断提升水流的自净能力;另外一方面,实施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,不断提升园区及近郊地区的绿化品质。
如今,曾经的“江滩荒地”已经变身为“三园一镇”的“生态综合体”,涵盖湿地园区、水乐园、循环农业园区以及特色商业水镇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。
四川嘉陵江凤仪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谷明锋:我们(年)综合收入已经破亿元,年游客接待量是超100万,同时我们园区的大量基础员工,我们用的是当地的村民,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收入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除了南充,内江也在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。这几天,隆昌古宇湖迎来“生态鱼”捕捞季,一艘艘渔船在湖面穿梭,成千上万尾银白色的鲜鱼在网中跳跃。
内江隆昌市古宇庙水库事务站副站长 周文波:我们一直坚持轮捕轮放的原则,每年在五至十月份组织两次成鱼捕捞工作,每次时间在一个月左右,成鱼产量每次在15万斤左右,这也是保护和改善水质的重要环节。
近年来,当地通过科学投放花白鲢鱼苗,在古宇湖推行“人放天养、以鱼养水”的生态养殖模式,依托滤食性鱼类控制水体藻类,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。而“生态鱼”也因肉质鲜美成为市场“抢手货”,渔业价值不断凸显。
隆昌市民 吴敏:古宇湖的水质好,然后鱼也很鲜美,每次捕鱼的时候我都会过来买几条。
内江隆昌市河库事务总站站长 林波:目前,古宇湖水质长年稳定保持在地表水III类及以上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库生态修复,提升古宇湖生态鱼的品牌效应和渔业价值,确保古宇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
眼下,四川正通过“三江两湖一河”水美工程建设,积极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、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、三水共治成势见效,让河湖生态优势、资源优势不断向发展优势、经济优势转化,坚定写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四川实践。
众和策略-专业个人配资门户-线下配资-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