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来源:赛柏蓝药店 作者:酒浅
华润系连锁药房,大量关店注销。
华润医药,大量药店注销
“药店大洗牌”的当下,不光是头部连锁,医药巨头也在进行门店优化。
根据企查查信息,华润青岛医药有限公司旗下药店企业“青岛众生大药房连锁”共有门店50家,截至目前已注销47家,仅剩3家在业(注销率94%)。在注销的门店中,最早成立的是正和茂店,时间为2004年4月。
据悉,青岛众生大药房连锁总部成立于2003年4月,注册资本720万元,企业规模为中型,由华润青岛医药有限公司100%持股。另青岛医保局公告显示,今年6月,青岛众生大药房主动为旗下6家门店申请解除医保协议。
赛柏蓝药店梳理发现,除了青岛众生大药房连锁注销大量门店外,华润医药还有其他的药店业务收缩动作,涉及旗下德信行大药房、华益润生、华润堂连锁品牌。
今年6月,华润陕西医药有限公司德信行大药房注销。企业成立时间2021年5月,其总公司为华润陕西医药有限公司。
今年4月,湖北药监局发布公告称,根据有关规定,企业依申请,经我局审查,决定依法注销湖北华益润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。自注销之日起,该药店企业停止药品经营活动。
湖北华益润生大药房连锁,成立于2016年7月,注册资本500万元,企业规模为“小型”,拥有10家门店,由华润湖北医药有限公司100%控股。
2024年12月,汕头市德信行大药房有限公司注销,企业成立于2021年12月,由华润德信行医药(广东)有限公司全资控股。
2024年11月,河北廊坊德信行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注销,涉及10家门店。企业成立于2019年1月,华润河北医药有限公司持股75%。
同月, 华润医药旗下连锁药店 “华润堂”关闭香港全线分店,正式退出香港市场。对此,官方给出原因是“ 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及各种营运挑战的影响”。
不少医药企业,剥离药店资产
需要一提的是,与华润医药一样,国药一致和莎普爱思等药企,今年的药店资产优化动作也较为明显。
作为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的重要企业,国药一致在今年年初集中发布了多起 “药店企业破产清算及注销” 公告,涉及旗下5家连锁药店企业。
这5家企业分别为吉林成大方圆医药连锁、天津国大药房连锁、安徽国大药房连锁、国致药房连锁(河源)及山东成大方圆医药连锁,覆盖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华南多个区域,此次集中清算注销动作引发行业对区域医药零售市场格局的关注。
今年4月,以眼用制剂等产品为核心业务的浙江莎普爱思药业发布公告,宣布以50万元价格转让旗下浙江莎普爱思大药房连锁100%股权。据悉,该连锁药店成立于2015年9月,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,曾是企业拓展医药零售终端的重要布局。根据企业经营数据,该药房2023年实现营收约950万元;截至2024年9月,其资产总额为1013.77万元,而负债总额高达 2963.68 万元,资产负债情况与转让价格形成鲜明对比。
可以看出,这家运营近10年的连锁药房,此次低价转让背后,其2023年营收规模与千万元注册资本形成的落差,也折射出近年来医药零售业务面临的经营压力。
行业大洗牌,全国30万家药店出局
这些医药企业剥离药店资产,背后原因不难理解,核心源于政策收紧与市场饱和的双重挤压,这一行业变革正深刻重塑着医药零售格局。
在政策层面,医保基金监管力度持续加码,形成高压态势。同时,药品追溯系统全覆盖的硬性要求,再叠加医保支付的相关制度,使得单店合规成本激增。尤其对于本身利润微薄的中小药店而言,无疑是沉重负担,许多中小药店在高昂成本下举步维艰。
与此同时,药店市场端也面临严峻挑战,整个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,全国药店突破70万家,超过奶茶门店,店均服务人数不足2000人,市场竞争异常激烈。
激烈的竞争引发无休止的价格战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在叠加集采、药品比价政策,导致行业毛利率持续走低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随着医药电商的蓬勃发展,线上渠道的分流效应日益显著,消费者购药习惯逐渐向线上转移。
在此背景下,大批药店淘汰出局,全国药店总数将从70万家回到50万家,甚至是40万家。有业内观点表示,行业出清几十万家药店,可能过程会有点漫长,大家都会很痛苦难熬。
头部连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,积极调整战略,加速淘汰低效门店,并且优化门店布局和内部管理,在市场层面聚焦核心优势市场。
有观点指出,未来头部企业将主动优化普通门店,转向慢病管理、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专业化服务领域,在行业洗牌过程中提前卡位,耐心等待行业黎明的到来。
点击下方名片,关注赛柏蓝药店
沟通交流:13810145265(微信)
众和策略-专业个人配资门户-线下配资-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